第201章 进击的李魁奇_晚明海枭
笔趣阁 > 晚明海枭 > 第201章 进击的李魁奇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01章 进击的李魁奇

  第202章进击的李魁奇

  看完一发威远炮的装填之后,林海又将望远镜对准一个佛郎机炮队。

  这一队正在装填第一具子铳,和威远炮一样仍是用的合口大铅子,直径比炮口内径略大一分。不过这具子铳里装填的是独弹,并没有像威远炮队那样用平顶送子把合口大铅子死命地往里怼。

  佛郎机炮手用的是铁凹心送子,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将弹丸缓缓往里推,待送子深入到子铳内一寸后就不再继续了。反正那子铳的铳管也没多长,这是只有子母铳结构的后装炮才能玩的装填方式。

  如此一来,虽然仍是用的合口大铅子,弹丸却没有在装填时被拍扁,基本仍是球形,出膛之后打得会更准一些。

  不过采用这样的装填方式,铅弹并未压实火药,多少会浪费一些能量,但比起弹丸不合口或者采用木马子闭气仍然要好得多。

  佛郎机炮队将子铳放入母铳腹中楔紧,随后在母铳铳尾处插入铁闩,这个铁闩抵在子铳后尾和母铳后壁之间,主要是为了防止子铳因后坐力作用而跃起。

  楔紧子铳和插入铁闩的过程很快,大概半分钟时间就能搞定,当然佛郎机再装填还需要加上拉起铁闩和拆卸前一发子铳的时间。

  这样算下来,预先装填好子铳的佛郎机再次射击也需要一分多钟,射速快只是相对前装炮而言的,比起训练有素的鸟铳手来说还是略差一些。

  第一具子铳装完之后,这个佛郎机炮队又开始装第二具子铳,这一发装的是霰弹,而且没有合口大铅子,装起来就比较嗦了。

  第一步是装药,接着是合口木马子,再是一层土、一层铅子的慢慢筑实,上面没有合口的大铅子――佛郎机毕竟是气密性不佳的后装炮,一般不用公孙弹那种双倍装弹的玩法,否则威力不足,何况其子铳的长度也装不下那么多弹药。

  后面两具子铳都是装的霰弹,三具子铳都装填完后,队中两人牵着三头骡子开始后撤。威远炮队那边也是一样,装填完后每个炮队都只留了三人在阵地上。

  陆军部这头列完阵后,李魁奇那边的六千人终于也已经全数越过了护城河,正在五里之外排队。

  三个步兵局最后一排都有一队空缺,都是被派出的伏路军,林海此时也深感没有夜不收军十分不便。

  出乎林海意料的是,这帮海盗排队的速度快得很,六千人的部队不到两盏茶功夫就排列完了,比拿骚莫里斯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尼德兰军队还要快。

  “我还以为这场仗不到中午打不起来,看来是不用等那么久了。”林海放下望远镜对吴国毅说道,他有些庆幸自己早早就下令让陆军部出营列阵。

  因为李魁奇所部压根就没有阵型,他们是一团一团地往前走,每一团海盗就对应一个头目和他手下的小弟,人数多寡不一,基本可以反应出该头目负责的海盗船有多大。

  会友公司兵力虽少,但后方是营寨,右方有大海屏护侧翼,唯一的弱点就在左方侧翼。

  “总座,把伏路军召回罢。”吴国毅在一旁提醒道,“看敌军这个阵势,现在就算郑贼想退兵,估计都难以指挥。”

  不过正如吴国毅所言,敌军退兵的可能性很小,而且双方距离并不远,中军位置足以看清敌军,伏路军再在前方已经没有意义了。

  这些轻炮其实压根就用不着五名炮兵,紧急情况下只需一名炮兵都可以打放,配上两名已经是很富裕了,剩下的第三人只需要负责运送子铳或弹药。

  这也是他们敢把刚成立不久的炮兵局顶在最前头,而非藏于阵中的原因,实在不行还有杀手队兜底。

  整体上看,这就是一个浅纵深的横队,三个步兵局正面共计一百四十四人,纵深只有五排,已经是尽可能地把正面拉宽了。

  每一局内的四哨也是左右平列,哨长前出。每一哨内的四个杀手队和一个火器队则是前后排列,火器队居前,杀手队居后,各杀手小队内部以小三才阵平列,队长居中。

  按照作战条例,伏路军在发现敌军来袭后,要始终与敌军保持一定距离。简而言之就是敌进我退,敌退我进,敌停我停,若是磨完旗后就直接回大部队,那是要军法从事的。

  “召回伏路军。”林海立即下令,这拨伏路军都是天亮前刚派出去换班的,此时还可以填补到阵型的最后一排。

  毕竟郑芝龙所部的火器装备率还是比较高的,但冷兵器却都是水手用的短兵,比起倭寇骨干所用的长枪和野太刀要弱得多,绝无可能是鸳鸯阵的对手。

  林海和吴国毅对陆军部的战兵们充满信心,比起火力,他们对杀手队的肉搏能力更加自信。

  此时,作为预备队的第二局战兵也已经全部出营,林海命令其中一个哨面向北方列阵,随时准备应对大阵左翼可能面临的包抄。

  炮兵局的骡子是绝对不能留在战场上的,一旦双方开始交火,这些骡子肯定会受惊往回冲,那将会扰乱后方的步兵大阵。

  其实嘉靖时期大部分倭寇打仗也是如此,受过军事训练的真倭毕竟还是人数太少,明代不少记载都表明他们进攻时是一波一波地来,每一波排在前头的都是精锐。

  此时,会友公司部署在一线的三步兵局也已列队完毕。按照战前布置,第一局在中路,第三局在左翼,第四局在右翼,百总在阵后指挥。

  随着中军点放号炮和起火,各层伏路军都开始后撤,此前离铜山城最近的小周那一伍已经按照作战条例先行撤退。

  走在最前头的海盗队伍已经到了小周等人伏路之处,差不多前进了一里地,但最后头的海盗队伍还没有出发,一杆巨幅认旗此时在铜山城前立了起来。

  林海见状对吴国毅道:“出战的是李魁奇,你看那杆认旗,上头写的是李字,我料郑贼所部还在城中。”

  吴国毅闻言回道:“看敌军出城的人数,倒是确实和那黄三说的李魁奇所部差不多。不过也说不好郑贼有没有出城,这帮海盗最喜欢故弄玄虚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pa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pa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